联系方式
Contact Us

梅州大观天下
景区热线:0753-2732888

招商热线:0753-2830266 0753-2830366

项目地址:梅县雁洋S223线(剑英纪念园对面)

二厅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展馆 > 客家文化馆 > 二厅

二厅 主题:客家生活

       各款烟具:烟具一般指吸用烟草等有关的用具,如杆烟筒、水烟筒、烟斗、烟枪等,这些烟具的烟嘴、烟锅多用精铜、石料、玛瑙、玉石、石楠根等材质。烟具的制作除关注使用功能外,也重视烟具的装饰。特别是工艺精良的鼻烟壶,做工精雅的水烟壶,精细流畅的烟斗等,一件件烟具都是绝妙的手工艺品。

烟具虽是一种个人嗜好的用具,但也是反映历史文化、工艺水平、具独特审美特色的艺术品。

 

       国产老时辰钟:时辰钟,客家人称点钟,民国产的时辰钟款式有台钟、座钟、挂钟、落地钟等多品种。时辰钟一般功能较为简单(只有走时报点功能),但也生产高端的定时、报点音乐钟。

 

       衡具:秤一组秤是中国度量衡(尺、斗、称)的重要组成,是我国最普遍使用的衡器,秤的诞生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智慧,是古国文明的缩影。

       中国“杆秤”有资料记载,发明者为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。范蠡字少伯,世人称陶朱公,即人们年节顶礼膜拜的商圣、财神。他以北斗(七星)南斗(六星)及福禄寿(三星)即十六星(十六两)一斤,沿用了几千年。直至新中国成立后,为方便计算改十两为一斤。秤杆是杆秤的重要组成,在北方多用紫檀木、花梨木、酸枝木制作秤杆(北方少硬木),在南方硬木丰富,还多采用铁梨木、金丝楠木等红木。

 

      瓷罐: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盛贮器。罐与“官”“贯”等诸多美妙好事谐音:“当官”“升官”,如青瓷罐寓意“清官”。罐在人们心目中情有独钟,地位非同一般。在罐上,用鹤(官一品大员)、狮子、高士、祥云、瑞果、婴戏、月宫、仕女等作为吉祥纹饰,作为门厅兴旺的吉祥物。

       旧时,大户人家都在厅堂中、书房书斋中摆上七、八只吉利、祥和及颇具雄风的纹饰,祈望带来好运。

 

       瓷罐纹饰之寓意:悠久的中华文化历史在瓷罐纹饰图案上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,大致有:神话传说、人文历史、风俗习惯、趋吉避凶、憧憬美好,如龙凤文化、荷塘花卉、福禄寿喜等,已成为人们的祈盼和向往。

瓷罐上的纹饰图案繁花似锦,不同图案有不同的寓意,如:松,严冬不凋;竹,清高有节;梅,不惧严寒;兰,君子品行;榴,子孙满堂;莲花,为官清廉;蝙蝠,福至眼前;鲤鱼,年年有余……这些闪耀美好吉祥寓意的纹饰,已成为华夏经典传统文化。

 

       民国时瓷罐画特色是传统粉彩与新兴粉彩的艺术紧密结合,也就是传统粉彩向近代粉彩艺术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。

民国粉彩瓷罐画审美取向特显时代特征,在传统审美观念中,艺术与生活是有区别的。民国时注重瓷罐的瓷画纹饰神韵,题材大都为山水花鸟,吉祥瑞兽、美人婴戏,以示美好向往。民国大器瓷罐大都作为居家陈设,直接影响瓷画的发展。民国时的瓷罐画较为单调,文化内涵不够丰富,缺乏创新向上,这是民国瓷罐画的特色之一。

 

       民国舞台灯:灯的历史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史。

       民国灯具华丽典雅,造型异彩精美,特别是具光学文化的舞台主力灯光——煤油汽灯。在柔和灯光下,戏台、场景、演员更显奢华、大气、亮丽。

      舞台汽灯的发光是由人工加压油转光的工作原理。汽灯光源的应用是当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标志。如今,电力节能灯普遍应用,汽灯已成历史沉钩的怀旧之物。

 

       老灯具:灯,光明使者、人类文明繁衍发展的重要符号。试想,没有灯光怎么过日子。我们感恩祖先智慧的同时要传承灯文化,要创新灯文化。

      历史沉钩老灯具展示之旨,通过精美别致的老灯具,从陶制的省油灯、瓷制青花煤油灯、料器煤油灯、煤油汽灯、铜壳台灯等艺术美与文化内涵,从而感受光明的身影、吉祥的背影、幸福的剪影,人们生活历史的缩影。

 

       冬瓜罐:鼓腹、矮脚、收口丰肩似冬瓜。冬瓜罐大罐一般都带盖,小罐口沿过釉,一般不带盖。冬瓜罐盖钮一般似珠宝或似火焰形;罐身纹饰较为传统;瓷画、提书、罐底皆落款。清末民国时政局不稳定,人民大众渴望和平,故冬瓜罐的纹饰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。

 

       客家锡器:旧时,传统“打锡”艺人较有名的多来自赣州、连城、长汀、兴宁、丰顺等地。这些肩挑手提,游走四方的打锡艺人都有好手艺:捶打、焊接、熔炼、冷却、錾花、刻花、嵌铜等。上乘手艺深受民众喜爱。

不同功能精细的锡器:黄酒壶、爵、杯、盏、烛台礼器等,都在这些走村穿户打锡艺人手里脱颖而出。其手中绝活功夫令人惊叹。

 

       金漆木雕“八仙”屏:在民间,汉、唐、宋、元时,所尊“八仙”各不相同,至明代“八仙”在东游记中的排列: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

传说中“八仙”分别代表男女老幼、富贵贫贱,其所持的檀板、扇、拐、笛、剑、葫芦、拂尘、花篮为“八宝”。各自依靠自身能力,凭本事创造奇迹,即是“八仙过海”典故的出处。

 

      金漆木雕“陋室铭”原文:《陋室铭》作者:唐代诗人刘禹锡。“陋室铭”铭文共八十一字,金漆木雕左、右屏共三十九字,余文:“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,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;何陋之有”(标点除外)。

刘禹锡借陋室铭志“惟吾德馨”安贫乐道,其陋室不陋,余韵悠长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雅境界。

 

     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与退出流通时间:第一套人民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诞生于全国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。

       1947年革命形势一派大好,中共中央决定筹建全国统一的银行和发行统一的货币,同时批准银行的名称为“中国人民银行”。

       1948年12月1日,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河北首府石家庄成立,并于当天发行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,第一套人民币由此诞生。发行流通7年之久,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。

     “中国人民银行”行名为原国家主席董必武题写。

 

     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与退出流动的时间:第二套人民币:壹分汽车、贰分飞机、伍分轮船于1955年3月1日发行。这三枚分币共流通了52年,是现人民币中流通使用最长时间的币种。

       壹角(拖拉机)于1955年3月1日发行,1967年12月5日开始只收不付。

      贰角(火车)于1955年3月1日发行,1971年11月开始只收不付。

      伍角(水电站)于1955年3月1日发行,1999年1月1日停用。

 

       中草药加工器械一组:历史悠久的中草药(青草药)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。从古至今,客家人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药杵与碾药槽皆是捣中草药的重要工具,中草药不论单方、秘方、偏方,都须有科学合理的加工制作,才能更大发挥中草药的效能。

药杵与碾药槽的制作材料多用金属、陶瓷、木质制作,其外形稳重。

展示药杵与碾药槽以示传承中草药特色文化。